ABOUT
線上VR展間 ➢➢ https://reurl.cc/WrQZ07
花草葉生長姿態,猶如初春的微風,布滿生氣的蔓延開來,充斥在生活環境中。
從繁華的市區遷移至山林間,伍耕遠離城市的喧囂,透過描繪草葉生長的不同樣貌,並帶入幾何形的畫布中,植物蘊含的柔軟配上幾何形剛硬的特性,軟硬的交織帶來不一樣的視覺衝突,期望呈現全新的觀看方式,一種帶有曖昧、不確定感的視覺呈現。
扎根於藝術
即將碩士畢業的伍耕,對於踏入藝術創作領域是他原先沒想過的,從小熱愛音樂的他,在成長的路上不間斷學習,也許受音樂薰陶已久,伍耕在高中時接觸到藝術相關課程,逐漸對藝術設計、電影產生濃厚的興趣,高中畢業後,毅然決然的選擇研讀美術系,訓練自身的美學及美感經驗,正式開啟他的藝術創作生涯。
非科班出生並無許多創作經驗的他,在剛入學時對於全新的領域感到陌生,伍耕笑著說:「其實入學後,直到大三之前都是放養狀態,哪個部分有興趣就去專研,沒有做太多的規畫。」直至接觸了古典繪畫的技法,其中包含了繪畫基底材的製作、油料及顏料的選擇,此時他深刻體悟到,這是具系統性且非常專業的一門學問,自此之後,他開始完善的規畫及思考未來的創作模式,並對繪畫及創作有更深入的理解。
創作媒材以油彩為主,伍耕認為油彩獨有的效果與飽和度,顯現出的繪畫力道正符合他所想表達的,也因油彩慢乾的特性,在創作過程中可以任意添加、調整甚至修改畫面,這種特性給予他更多的創作空間,整體呈現的視覺質感也相對較為細膩,能柔順表現出植物的自然姿態。
映照生活
「藝術源自於生活經驗」,訴說出伍耕一系列的創作核心,近期他搬至山林中,原先滿是高樓大廈的日常生活,由生機盎然的自然景色取代,一瞬之間的景物轉變,引發龐大的視覺刺激,直接地影響自身的創作主題,靈感來源轉為那些日夜與自己相處的草葉們,不需特別找尋它們的蹤跡,從窗戶往外遙望,就能看見茂密生長的綠色植物,同時伍耕十分著迷於植物生長的樣貌,它們不受外界的拘束,優雅且輕巧的蔓延、相互交織在大自然中,彷彿是空間的主宰者,恣意滿佈,「我很喜歡我的創作直接反映平時的生活樣貌,或是生活化的視覺經驗。」他說道。
本次展出的系列作品裡,部分畫面以色塊進行呈現,點出現今人們所熟知的數位工具,畫面中的色塊反射他在使用電腦、手機後所得到的媒體經驗,藉此描繪這個時代不同以往的閱聽方式,將數位層面的視覺經驗融入到真實世界中,傳達自身是如何認識現代世界,畫面不再只有單純的空間及物件,同時存在著一些從數位經驗中找到的視覺表徵,展現虛與實兩種不同樣貌的日常生活。
無名花草
伍耕的繪畫對象避開辨識度高的植物,像是牡丹、向日葵、玫瑰等,將原本不起眼的地衣與植栽,從配角拉至畫面中主要的位置,透過這種創作模式,希望觀者欣賞植物的生長動態,凝視它們錯綜相織、叢生、交雜在一起的樣貌,而不是看到豔麗花卉背後隱含的價值,去涵義性、故事性、背景知識,留下最純粹的視覺畫面。
創作顏色多使用灰綠色,伍耕自創作以來格外著迷於灰色調的色彩,他認為灰色調是一種有距離的色彩,藏匿於空間與流動的空氣中,加入創作裡希望畫面是與觀者有距離的,形成一種「遠視」的觀看感受,他表明:「現在大家都用手機、平板等數位工具,畫面可以無限的放大、拉近,這在數位媒介裡很擅長,但我不是電腦,想做一個反向操作,創作一個眼睛比較適合做的事情。」作品整體的視覺呈現後退感,拉遠觀者與畫面之間的距離。
草葉.之間 —幾何形及植物的交織
獨特的幾何形搭配植物生長狀態,軟硬碰撞的視覺效果,是某次因緣際會下,接觸來自世界各地的街頭藝術家,他們打破常規的畫布尺寸,創造不同形式的藝術創作,本身也有創作壁畫與噴漆經驗的他,領略大多的街頭藝術並不會有完整的牆面,讓創作者自由發揮,而在面對種種破碎的環境時,幾何形的搭配成為一種有效的配置方式。回過頭反思自身的創作主題都較為柔軟,運用幾何形冷硬的特質,構成軟硬交混的風格,增添新的視覺可能性,在接下來的創作,伍耕不斷嘗試如何完善的將這兩種風格,和諧的呈現在作品上,並創作一系列看似被分割為獨立作品,但畫面彼此間卻相互關聯,它們就像庭院中四散各地的植物,貌似毫無關係,卻都是形塑空間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草葉.之間,回應自身的生活環境與創作過程,以不起眼的草葉作為觀察與描繪的對象,將隨著我行走所觀察到的植物樣態,以間雜、排列、叢生的方式交織成一幀幀帶有感受暗示的畫面,猶如自己的觀看方式,不停吸納不同視角、時間、媒介等各種訊息,最後將之纏繞及組合在一起,變成感知中的一環。展間中一塊塊的分割畫面,依照設計的方式散落在牆面上,就像在庭院中任性放養的植栽一般,畫地栽種。
文章整理/吳昀臻
圖片提供/伍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