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蔡旻翰,1997年生於臺灣高雄市,現居住於新北。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碩士班,致力於木材工藝造型創作以及教學推廣。創作風格以生物與機械結構造型出發,擅用零件式的構成,營造具空間感的作品。
與木料媒材的情感連結
蔡旻翰選擇木材作為創作媒介,主要受到家庭背景和媒材特性的影響。由於父親的喜好,家中家俱與擺飾不乏木材與陶土的元素,在長期薰陶之下對其產生了美感上的認同。在材料特性上,木材作為乾性材料,其生前作為存活在各大環境中,擁有與生俱來多樣化的顏色與花紋等特徵的有機物,在被砍伐或自然死亡後其「屍體」被人類大量應用於工藝方面。如此介於生、死之間的概念讓蔡旻翰覺得相當有趣,於大學求學時期便專注於木材工藝的研究及創作。
結合生物、骨骼、機械元素
出生於工業城市高雄的蔡旻翰,自幼便對生活中各式各樣的機械造物充滿好奇心與洞察力。隨著工藝技法的成熟,他開始在作品中融合機械與生物之間的衝突美感。透過木材這一有機材質,蔡旻翰結合個人對機械、骨骼等結構的喜好,巧妙地製造生與死,冰冷與溫暖,有機與無機,骨骼與機械的衝突,碰撞出獨特而不失樂趣的作品。
"木製品在完成後也無法如同漆器、金屬、陶瓷般保存如此長久,在作品完成便踏上降解腐朽的不歸路,那是否又是一種再度死亡的過程?"
「骨骼」是蔡旻翰創作中的核心元素之一,起因源自本身骨隨疾病造成的身體不便。患病的經歷成為創作者人生中不可抹滅的重要印記,因此多次運用骨骼意象於作品之中,反映了他對生命與死亡的深入思考。木材本質上是樹木死亡後的屍骸,也令不禁令蔡旻翰思考是否能將木材工藝作品視為一種近似於標本的存在。一塊樹木的餽贈 - 木材,經由創作者的手轉化並賦予獨具意義的新生命。從簡單複雜、從生命至死亡間來回擺盪的定位,連接了空間和形式,創造了場域中沉寂卻又交織存在的結構。
探索正負空間的交互關係
蔡旻翰的作品多為細木工榫接接合。結合雕刻、塑型的形式,零件與零件間的空隔、木材配色中的留白,搭建起正負空間的微妙關係。零部件間的連接處可視為「點」,零件依形狀,可為 「線」或「面」,而其交互搭建、糾纏、組合後形成的「體」便是作品本身。「無論進行何種 活動時,人們都需要一個空間以獲得喘息和平衡,而結構與結構的間隔是幽微情緒的藏匿處, 同時也是自我與自我間對話,神聖卻又不可見的所在。」若將部分結構轉換為機構零件,作品的正負空間便可產生空間的轉換與增減,游移與變換中的外輪廓更能帶給觀者截然不同的解讀與氛圍。
創作者內心世界的映射
「凡人因無知而決定改變,卻也因為知識產生畏懼。」隨著學習知識和技巧精進,創作者往往感受到越來越多的束縛。反思創作歷程,蔡旻翰也深刻體悟到「理解愈深,痛苦愈甚;知識愈擴充,心靈愈受折磨」。在作品〈無知—無量〉中,蔡旻翰向觀者展現他矛盾中感到焦慮與內心掙扎。身為一位工藝家、藝術創作者,「手」在他心中帶有一絲神聖的意象,亦代表著無數的可能性。這些手部抓握或展現開放的姿態,在結構的重重包圍之中,原本應自由飄散流動的香現在卻只能在夾縫中流動,表面上看似自由,但實際上卻受到某種規則的約束。
手部造型與作為底板的光背造型源頭則參考自佛教中不動明王的意象。「不動」是指心智堅固,無可撼動 ; 「明」即為智慧之光明 ; 「王」則是駕馭世間萬物一切現象者。所以尊稱之為 『不動明王』。迦樓羅炎狀的光背是不動名王的最顯著特徵,象徵以大智的火焰焚燒一切障礙。本作展現受知識力量庇護卻同時感到被束縛、混淆,意圖在夾縫中追尋自我,充滿焦慮的矛盾心境。
本次個展【幽謐箴言】蔡旻翰透過探尋儀式行為的功能性與表現,反思進行木材工藝創作時的經驗與歷程。透過探討並剖析,他將工藝創作視作宗教一樣信奉,並將之視為情感寄託的詮釋的現象。經由經驗的累積與創作實踐,構築出其內心樣貌的三種階段 -「無知無明」、「庇護儀軌」、「照見十方」,做為建構敘事的途徑。創作中以木材為創作媒材,結合榫接、車床、雕刻、噴砂等工藝技法,透過重複型的物理加工與建構方式構築零件與內省心得,於創作過程中不斷地相互進行作品與內心間的自我比對與檢視,呈現將自我依託於工藝創作後的最深沉靜默時刻的感官與精神狀態。
資料提供 / 蔡旻翰 採訪編輯 / 陳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