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介紹
「我不想再被熟悉的媒材限制住」,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主修版畫的劉書妤,在製作版畫的過程中,逐漸熟練版畫的特性及製作流程,熟悉所使用的媒材對於創作者來說何嘗不是件好事,但壓印機、紙張,都有尺寸上的限制,與他長期所關注空間的感受,產生無形的限制。漸漸的劉書妤內心渴望想表達的事,已無法單純藉由平面作品,滿足自身的創作需求,並開始嘗試創作大型裝置,呼應內心對於世界的觀察,或是與外界產生的某種連結。
創作靈感源於生活
對於劉書妤來說,家不只是居住的空間,更是一個創作靈感的聚集地,在疫情時代下三級警戒時期,待在家的時間變長,能更仔細的去感受空間的變化,房子的紋路、聚積的灰塵、投射進房間的光影變化、窗外的風景等,一一納入眼簾,家像是個可以與外界隔絕的一層膜,令他感到平靜且安心。坐落於公寓裡的其中一層,樓上與樓下,單位之間的格局彼此具有相對位置的關係,對他來說包含著一種座標的意味,從所處之地向外散開,透過到達不同的座標,連結自身與外界之間的關係。
塑形空間
將在空間感受到的事物表達出來,為了呈現出最貼近心中的感知,運用不同種類的媒材,藉由作品表達當下感受,〈透明陽台:打包〉這件作品是他某天望向樓下鄰居家的住所,發現窗台植物的影子,映照在隔壁大樓的牆面,光影漸變下影子形成的幾何形,使他趨之若鶩,且在腦中引起陣陣激盪,些許是因爲自己不擅長植栽,又或許是從中得到片刻的寧靜,便著手製作光影交融下植物的殘影,經歷了幾個不同展場中的裝置版本,最後創作出最符合當下心情的樣貌,可能是有些疏離且孤單的,但不想直接與人分享那種感受,便以作品的方式讓觀者能自由進出這個令他感到平靜的透明陽台。
而〈柱的骨〉是本次個展的起源,柱子作為搭起建築物極為重要的架構,像是建築的骨頭般,它既是柱子但往內部望去,同時也是家屋等比縮小的平面圖。搭建柱子的過程中,撐開心靈中的扁平,將這根柱子嫁接在現實空間中,試圖回應劉書妤內心對於「建造」行為的渴望。
海馬迴投影法
海馬迴,為脊椎動物存放記憶的地方,也是腦部在進行空間定位及導航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次個展是劉書妤經由感知空間後內化而成,從腦部投射出他對於所處空間的觀察及感受,並期望透過對生活的一些奇想,藉由造型及物質傳遞內化後的感受,獨享這一點點的孤獨與平靜,儘管封閉,但內心卻是通透的。
我凝視著這個每日起居、包圍自己的公寓方格。以這個方格為起點,我透過窗外隔壁建案的人工光線、屋中磁磚與柱子的尺寸、樓下素未謀面鄰居的窗台影子來度量我與城市的距離、與世界的距離。所有的空間記憶都來自於這裡,一眼望去的景象,形成各種零散切分的幾何形狀,躍進眼底,凝結成電子,儲存成細胞。對於空間定位的記憶與感受收攝進海馬迴,如同一張心靈的地圖,實體的空間在此扁平、扭曲、來回竄改,最終透過材料「投影」出來。
我試圖透過創作描述這之間經歷的思考與轉譯空間的過程,在心中豎立一面鏡子,折射出日常生活中的空間片刻。從城市的尺度、對外的視角,轉往人的尺度、對內的視角,看似內傾的過程實則回應一種人存在的狀態與自己的位置。在現實與虛構中,不斷反覆叩問:日常生活從哪裡停止作用,而藝術開始運作?
資料提供/劉書妤 採訪編輯/吳昀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