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潘嘉泠Pan Chia Ling,1995年生於台灣桃園,畢業於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目前就讀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研究所。回顧潘嘉泠的學習之路,從兒時起她就不曾離開過繪畫,在美術學院的培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如今藝術創作已然成為她人生一大興趣及志向。
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各種競賽的她,累積不少獲獎經歷,比如2015年「國泰新世紀潛力畫展」大專組銀獎、2017年「聯邦美術新人獎」優選、2018年「雅逸寫實新銳獎」入選、2019臺灣銀行藝術祭-繪畫季第三名、2020年「璞玉發光」入選……等,這些無形中的鼓勵,都給予她持續創作的動力。
童年生活的召喚
小時候母親工作繁忙,潘嘉泠的童年時常是由外公照顧,外公經常騎著腳踏車,載著她遊歷桃園的鄉間景色。那裡沿路上有許多低矮的老房舍,更遠的地方就是遼闊的山景,祖孫倆就在純樸清幽的巷弄間穿梭著。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進程,早年家鄉的景象已不復存在,「我沒有忘記這些片段,卻也不會特別想起,直到大學前往屏東就讀,這些回憶才重新被提起。」她訴說著。
班雅明認為「童年回憶的意義不在於重溫孩提時代的溫馨,而是以孩子的特有感觸來重新感受現在的一刻」。有些記憶會在人們往後的一生不斷起著作用,面對早已成為過往的童年生活,偶爾會因為潛藏於內心模糊的歷史情懷,而想和過往相認。
屏東依然保留她童年回憶裡的地景風貌,因此她從生活週圍取材,拿起相機記錄眼前的紅磚瓦礫,伴隨著自己的童年開始追憶、旅行;透過眼前的景物將緬懷的情感投射於此,記錄看似即將被遺忘之處的景象,並揭開隱藏於其中的情感脈絡。
記憶的重組與重置
這些年,童年回憶成為潘嘉泠重要的創作底蘊,而建築也承載著童年記憶的連結符號,因此她開始創作大量以老舊建築作為題材的作品,透過繪畫將記憶中的形貌紀錄下來。對於無法回溯的部份,則以重組的方式來回填遺失的景象;對這時候的潘嘉泠而言,把過去的生活片段和記憶重新召回,如同再次經歷過往的美好回憶,期望這樣的感受能永久保存於時間的膠囊中。
潘嘉泠的創作過程,首先會透過相機拍攝取材,再利用影像繪圖軟體進行後製,方便重組成她記憶裡的風景。並表示畫面大量使用低飽和度的冷色調,是為了營造追憶童年的心境氛圍,如同罩上一層無法解除的憂傷情緒,並且暗喻記憶隨著時間逐漸褪色、淡化,表達遺失童年的待追尋情感。而畫面中的窗框則作為一種觀看的視窗,她重新組織觀看內容,在窗框中呈現記憶空間裡對於童年情境的懸浮影像。
不過移除這個,添加那個,過去終究成了謎。回想創作上遇到的瓶頸時潘嘉泠這麼說:「我所重組的童年情境是為了回填遺失的過往景象,但當我意識到,它並非真實童年中的那些建築,記憶永遠無法被完整保留,我開始質疑自己原有的創作模式。」班雅明也曾提及,去理解過往的歷史和回憶自身的成長是一樣困難的,背後代表的是何謂「真實」判斷的質疑和猶豫。
於是乎她明白,無論是重組風景或是尋找記憶的共同符號,都無法真正重製昔日的那片景象,那些無法完整保存景象的缺憾,也讓她更懂得把握日常風景。因此她後續關注的面相,從「重組記憶」轉往成對「日常風景的蒐藏」,而創作不變的核心都是留存記憶中的美好景緻。
儲存的進行式
本次展覽【記憶儲存槽】以創作者重組童年中的美好情境為主軸,並以「留存記憶」為創作的核心關懷。藉由描繪清晰與淡化的景物表現捕捉回憶的心境轉折,輔以具有防禦功能的物件象徵抵抗時間對記憶的侵蝕。創作者與外公共同遊歷過的老舊景緻,成為創作者美好的童年回憶的一大元素,因此老建築亦成了連結的符號。創作者從生活周遭實際取材,以紅磚老建築為主要情感投射對象,建構理想的景色於畫面中,藉以重組童年的意象情境。卻於反覆創作的過程中,體悟到記憶的不可重製性,重組後的記憶僅是替代過往景象的對象,並非是實存的童年景象。因此將藉由本次展覽作品,區別為「重組記憶」、「遺失記憶」與「留置記憶」三個階段歷程,欲表達描繪記憶雖然是一件永遠無法完整化的過程,但依舊試圖形塑童年記憶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