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VR線上展間 (展覽期間限定)
https://my.matterport.com/show/?m=M7SfUmGTdbD
當手的知覺被口喚醒後,嬰孩就會開始使用手去探索世界。吳柏賢回溯過往的自己,在孩童時期對於能透過雙手,把腦海裡想的東西實際做出來,讓他在過程之中獲得許多成就感,造就了他對於直接性創作的喜愛。
生命經驗無論年紀,都能在逐漸累積中獲得多面向的啟發,創作之於生活,對藝術家吳柏賢來說他們彼此關聯無法割捨,求學時期面對新知的渴望,造就吳柏賢學過簡易木工、雕塑、裝置、繪畫、繪本插畫、一年動畫、影像、兩年的設計和電腦繪圖,大量的學習外他也吸取不同知識,觀看不同類型展覽,參與講座活動,慢慢累積知識量,刺激自己的思考與觀念的提升。從多元的交流中回到自身對於事物的關心,他從個人出發挖掘內心的底層,將自我的疑惑經由藝術創作梳理開來,這也是每個階段我們都會面臨的課題,無論面對困難或對於事物的好奇,都能透過經驗產出不同的觀看視角與發聲方式。
感知經驗下的片段
手機的拍照功能讓我們能快速且隨時記錄當下,喜歡在生活中創造一些不同體驗的吳柏賢,會選擇將自己經常性的習慣稍微更動,有時是走路多繞一小段,或是當兵時選擇到南投服役,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讓他帶來身體上別如以往的感受,體驗很多新的感官刺激。「情感經驗」傳達出創作者當下的每一種感知,在吳柏賢的身上所看見的藝術力量,在於他將自身情感設為主角,透過藝術處裡自己想呈現的狀態,他細膩的表現出當下的片刻,時間彷彿被凝結。如此龐大的情感被記錄在照片中,並非都是為了創作而記錄,他選擇在平靜的心靈狀態下把這些資料轉換為創作元素與養分,花費相當多的時間與心力,來梳理每段畫面與自己的深刻連結,再以不同畫面拼接的方式相互輔助。
跳脫繪畫框架
「繪畫」在藝術史脈絡中,創作者嘗試突破平面繪畫中的框架,讓繪畫不單純以平面的形式提供觀賞。近幾年在亞洲地區,出現不同創作者將現成物與平面藝術結合,不同形式表現的作品,讓觀看的同時透過互動,產生更深刻的連結與觀看體驗。吳柏賢對於創作的細膩度,可以從他對於整體展覽的安排中了解,空間經過光線營造過後,搭上七里石的地面、竹架上懸掛透明塑膠布結合律動性的筆觸在上面,在光源的照射之下映照出不同方向的樹影;繪畫作品與表演影像和觀者的意識在展場形成對話,顛覆過往你所看見的單純展覽,表演者進行現場行為表演,從觀眾、表演者、現成物到繪畫作品,他們構成了舞台性的盒子,進行一場由吳柏賢策劃的劇場,將你拉入畫面裡不同切片的異時空。
關於本次展出
藝術家吳柏賢本次熠熠翳翳系列的作品,畫面中光源作為視線,因意念情感資訊過量而「過曝」遺失的「缺席」指涉,如將藏匿於記憶編碼的資訊反白,形成急欲靠近的驅力,同時也是自身希冀成為某種狀態的存在空缺,存在主體和想望對象的雙重空缺重疊即形成分離,因此試圖以周圍環境作為對應,互稱附註。可以看到以抹除和覆蓋的方式,他讓作品保持在一個模糊的狀態,因為模糊放在一個流動的時間下相對比較真實。從畫面中每件作品相似的筆觸做為出發,搭配作品展出時的上下併置與錯落擺放,看似破碎卻又彼此相關聯,編織出整體記憶資料庫的的獨有片段。帶領觀者進入「現場」沉浸式意識與觀察,展開與過去自身經驗相似又陌生的事件,打開身體的感知,現場的光線、聲音以及空間氛圍,讓體驗產生更多的親密性,猶如幻覺般與個人經驗的重組。
為配合防疫起啟動全館人流管制作業
2021年7-8月份展覽參觀人數上限為10名,如達管制人數上限,將暫停開放民眾入館。
▎開放時間
南京館 週二至週日11:00-18:00
承德館 週二至週日11:00-17:30
▎貼心提醒
入館貴賓請配合實名制措施,全程配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並配合量測體溫及酒精消毒,共同維護安心的觀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