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介紹
預約看展
填寫線上表單:https://pse.is/3k4jk6
開放時間
南京館 週二至週日11:00-18:00
承德館 週二至週日11:00-17:45
貼心提醒
入館貴賓請配合實名制措施,全程配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並配合量測體溫及酒精消毒,共同維護安心的觀展空間。
木雕的存在似乎可說與人類文明發展歷史並行,
是廣泛地使用在生活與創作的材料。
潘煒中創作個展想談論人、自然與社會彼此的「界限」,
探討不同事物之間的分界以及相互之間的連結,
並試圖展現出現今社會與自然共存的狀態。
不安於現狀,從平面繪畫轉而挑戰立體雕刻,為的是測試自己的能耐,跳脫舒適圈,努力在全新未知領域獲得一席之地。潘煒中,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碩士班,2021年有章藝術博物館造形藝術獎評審團特別獎;2021年國際木雕競賽裕隆創新獎;2020年國際木雕競賽當代木雕大賞。
回憶與木雕相識的初始,潘煒中表示,大學提供多種不同課程訓練,主要會有塑造雕、金屬,以及石雕等等,直到大量接觸不同媒材之後,發現自己在雕刻木頭的過程中,內心感到份外寧靜,並相當享受一刀一刀緩緩落下的感覺,於是就此深陷減法工藝的魅力之中。
他娓娓道來每件草圖的靈感來源。「草稿對我而言,可能就是讓自己有在動腦的感覺。」藉由身體的勞動活絡腦袋,成為創作前的例行公事。創作多年,體認到草稿與實際操作的差異性,木材的形狀、紋路、肌理…等等,這些都成為不確定的因子,唯有實際動手雕刻,才能朝理想成品更進一步。
不可預測的媒材
「木頭是一項跟人類很貼近的素材。」當有人問起潘煒中為何以人作為創作主題時,他總是這樣回答。同樣擁有生命週期循環,生長特徵也相互呼應,譬如木頭的髓心可象徵人類的脊椎、骨骼;維管束則相當於人類的血管;樹皮宛如人類的角質層。「人跟木頭,就像是社會跟自然之間的關聯。」他說。
無法預測木材裡的裂痕,往往是落刀後才會察覺,偶發的裂痕對潘煒中來說是運用木頭媒材的存在證明,所以他並不會刻意修補,反而是坦然面對未知,嘗試理解每一塊木材並懷抱著一顆敬畏大自然的心去創作。「木頭不單單如表面上觀看,而是要從心出發、欣賞。」對於木頭,他反而有更多面向的感知,這或許也與他閒暇時刻喜愛研讀哲學書籍有關,提及哲學家,他特別欣賞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存在證明理論。
第二自然(ARTIFICIAL NATURE)
瀏覽日常生活中常被人遺忘的細小即景,騎著車,仔細感受迎面而來的微風。在行駛的過程中,潘煒中往往注意到許多行道樹被瀝青所覆蓋的那條界線。「這條界線可以說是劃分了自然產物和人工化自然物,換言之也是區分了自然和社會的關係。」從哲學概念出發,此種景象展現了「第二自然」的觀念,附加在未經人類改造的原初自然「第一自然」,經過人類改造的自然則稱為「第二自然」,而我們所活用於創作的原生材料「樹木」便是一種自然產物,建構和覆蓋在原生材料的人類創造物品所產生的景象便是第二自然的概念,也是環境變遷所引起的一種狀態。在他的作品裡,常以第二自然理論進行創作,瀝青和水泥都成為創作媒材。其中,瀝青是較少人作為創作媒材,它同時具備顆粒性及流動性,在創作過程中需特別留心,也需要花費更多時間等待風乾。回溯貧窮藝術時期,當時即有藝術創作者使用瀝青這項媒材,可是近期又比較少人去接觸這個材質,但潘煒中卻認為瀝青的可塑性極高,也認為特別有趣。
期 許
欣賞德國木雕藝術家Aron Demetz,每當看到他的作品,總能啟發潘煒中更多更內心深層的想法。「Aron Demetz也是以人體為主,可是他在人體上會結合不同種的樹木所產生出來的東西,比如有些作品,他會運用自然的樹瘤、樹枝,塗在人體上面,或是他會利用大火去烤自己的作品,這種狀況在觀看作品的時候,觀者會透過作品本身,進而去感受到藝術家本人對於生命的體悟。」
對於即將在承德館展出的展覽,潘煒中說:「這檔展覽比較像是提出一種看法,而這種看法,他就像我剛前面說的,他是一個既定存在的真實,我是想讓觀眾去反思說,我們這個社會跟自然兩者之間平衡的觀念。簡單來說,就是丟出一個概念讓觀者去反思。」保持好奇心,專注眼前目標,潘煒中持續在藝術創作領域發光發熱。
◎圖片拍攝 / 周芷慧
◎文字整理 / 周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