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介紹
預約看展
填寫線上表單:https://pse.is/3k4jk6
開放時間
南京館 週二至週日11:00-18:00
承德館 週二至週日11:00-17:45
貼心提醒
入館貴賓請配合實名制措施,全程配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並配合量測體溫及酒精消毒,共同維護安心的觀展空間。
工作室牆上佈滿素描,素描紙上繪製各式昆蟲及動物的肌理線條。邱翊琪,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現為藝術創作者,於2021高雄獎榮獲入選。大學主修油畫,有時也會嘗試素描及陶土雕塑,樂於嘗試各種媒材,如同2018那一年,她雖然短暫擔任拼布老師的助手,但布料卻從此成為她的創作媒材,佔據了往後的創作日常。
嘗 試
「老師的工作室裡,有許多跟縫紉相關的機器,我那時也會跟著學習許多不同機器創作,像是我身後這台縫紉機,它可以隨意車出自由曲線,等於說可以透過機器進行創作,這樣的創作手法跟我之前所習得的平面類表現方式有些許不同。」她熟稔地操作縫紉機說道。
在工作室擔任助手期間,她發覺布料的柔軟特質與自己的創作主題相互呼應。當布料在車縫的過程中,被繡線所圈起的面積容易產生凸起的效果,進而呈現出淺浮雕的視覺感受,這樣的視覺效果,相當適合呈現肌膚顆粒以及人類肌理線條。於是,邱翊琪萌生在布料上創作的念頭,並試圖揉合大學所學到的繪畫技法跟雕塑特性,塑造成為一件件屬於自己的立體作品。
虛擬物種
林木蓊鬱的校園環境給了邱翊琪許多創作靈感,再加上自己本身熱衷研究昆蟲動物標本,種種因素相互疊加後,她從中梳理脈絡,於是創作雛型逐漸形成。猶記得當年畢業展主題,那是她初次有脈絡性地策劃一系列的作品,展出中所關注的層面,較傾向於內在的精神世界。壓抑、憤怒、沮喪、憂鬱,她將那些不輕易外顯的脆弱,一筆一劃地填滿空白畫布,並透過創作嘗試與自己溝通、對話。「當時的畫作風格較為抽象,我運用很多重複性圖騰去構築出一隻多觸角的巨型生物,所以畫面呈現上會很像一隻不停轉動的生物,也是我試圖去營造視覺暫留的錯覺。」她說。
大學畢業後,邱翊琪隨即展開其它創作。蛙納斯,是她所自創的生物名詞,以古羅馬女神維納斯為靈感進而命名,維納斯是象徵愛情、美麗、情慾、生育、繁榮之女神,而她則期許蛙納斯擁有特質,結合童年記憶,促使她選擇青蛙作為創作主題。
屆時展出的作品,如生物實驗記錄呈現蛙納斯生命週期中各種成長階段的樣態,例如:來自博物館裡的嬰孩浸泡標本圖像、初生的小嬰孩、畸形兒、連體嬰和多胞胎;裸擁中的愛侶呈現交配時的互相纏繞、姿態扭曲、炙熱、愉悅、男女之愛、同性之愛;受身心症之苦的人體呈現憂鬱時的絕望、痛苦;經期所帶來的不適、疼痛、蜷曲;由美術史中的女體為靈感呈現蛙納斯的歷史、誕生、跳舞、玩樂;解剖學中的人體與蛙體,手術台上的肉體、內臟、血管。
邱翊琪以母親的身分重新擁抱這些零碎圖像,運用縫線的漸層線條在柔軟的布上刺出蛙納斯的輪廓,一條條的縫線圍繞出塊塊突起的肉體,呈現如陵墓般的淺浮雕,並在多彩的球體上縫織圖像,蛙卵上則是運用拼接手法呈現,試圖模擬傷口縫補的既視感,同時也呼應自身的創作脈絡裡所提及,蛙納斯是由基因工程所創作的生物,是經過很多細胞實驗所誕生出來的物種。她嘗試敘述蛙納斯的虛擬歷史,也呈現蛙納斯的出生、生長與死亡,縫縫補補的蛙卵呼應著經由數百場細胞實驗培養出的蛙納斯,成串的蛙卵也象徵著蛙納斯的誕生。
甫以〈蛙納斯〉系列作品獲得評審青睞,入圍2021年高雄獎。從小喜愛繪畫的她,將「在美術館展出自己的作品」視為夢想清單之一。「直到長大之後才發現,原來要在美術館展出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對於此次的展出經驗,她相當珍惜且開心在過程中認識許多同樣喜愛藝術創作的朋友。無奈受到疫情干擾,期盼能再次將蛙納斯系列作品明亮空間裡,大片陽光灑落,映照著自己的作品。
出 口
有光的地方必有黑暗。過往那些創作的日子裡,每當遭逢創作難關時,邱翊琪選擇暫時離開創作空間的任何一處。「佈展的呈現對作品來說非常重要,所以整體作品需要表現得非常準確,如果作品在佈展規劃環節呈現不甚理想,不能更完整的呈現作品最好的樣子。當出現原先設定不同的狀況發生時,我的思緒就會無法運作。因為必須將先前的想法全部推翻,每每遇到類似的情景,我會先抽離當下的創作狀態,甚至不會去有作品存在的空間裏頭。」
不斷在書籍裡提出反詰,恣意穿梭於各式創作媒材之中,即便過程中偶爾受挫、不甚理想,邱翊琪仍秉持初心,持續創作。
◎圖片拍攝 / 邱翊琪、楊聿寧
◎文字整理 / 周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