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介紹
畫筆下的真靈魂 氫酸鉀的創作歷程
生在解嚴時代初期的氫酸鉀,住處充滿著個人特色。整缸的古代魚、牆面上的古玩意,大男生的公仔們、客廳滿桌的繪畫工具和正在進行的案子,瀰漫的是專屬於「氫酸鉀」式的氛圍。
關於展覽
此次展覽主軸為「變形記」,來自氫酸鉀最愛的作品──卡夫卡的《變形記》。在國家體制、社會壓力、人類科技文明的驅使下,個人的存在充滿著焦慮,而人們為了逃避現實中的失敗,轉而選擇活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但也因此讓人與人的關係更加充滿著虛假、隔閡與矛盾。每個人的存在,都是他人的壓力與焦慮的來源。
歷史限定的叛逆
時代背景對於創作者而言,是非常值得玩味的故事。氫酸鉀從小由祖父母帶大,他們是戰前時代長大的,說著只有他們才知道的舊時代風貌。講不上來究竟是如何,但在他心中,阿公、阿嬤代表的舊時代,是一個我們不曾接觸就無法理解的邏輯黑洞。在這樣的成長背景下,氫酸鉀養成了一種反骨的叛逆個性。
〈臺灣氫年〉這本畫冊,就是最好的代表。除了阿公、阿嬤的時代背景,氫酸鉀更抓出了一個重要的因素──「跳脫課本框架」的特質。課本的知識固然重要,但大部分的知識與能力,卻是要向外尋求。其舊有的叛逆特質,從學生時期開始就深深地體現了大時代的乖學生與那之外的差異。小時候的畫畫比賽從來輪不到自己,因為舊時代對於「人」本身「好」的要求,讓氫酸鉀無法在那條洪流中取得認同。但也因為如此,他才能夠以異於他人的作品殺出一條血路。
同樣是大時代下的產物,氫酸鉀對於「蒸氣龐克」很是喜歡。這樣的一個科幻題材,對他而言是跟著爸爸在高雄這樣的重工業都市下所帶來的影響。工廠林立的風景、機械齒輪轉動的聲音,對他來說都自成了一個個的特殊世界。這也是為什麼在他的作品裡面,總是可以感受到這部分的韻味。
而氫酸鉀自己的創作背景,正值日本漫畫大量引進臺灣的時期,解嚴的風氣使得許多新興產業默默地冒了出來。乘著大浪,遇到了東立出版社老闆的提拔,以預支的方式,簽下了一張又一張的作品。氫酸鉀說那時候的老闆都本著一股冒險與創業的精神在培植畫家並使得出版社產業日益茁壯,或許是時代的更迭與各樣的成本考量,這在現今社會是少見的。單就出版領域而言,現在版稅的支付方式與創作環境無異於扼殺創作的初衷。
臺灣氫年
一再說著「現在的年輕人啊!」的氫酸鉀,在訪談的過程中提出了許多出版界現有的問題與可能的解決方法。像是對於還未上線的年輕藝術家,他點出了我們總是汲汲營營於瞬間的成功、瞬間的名利與瞬間的收穫。我們都在還未真正編織完自己道路或故事之前,就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銷售出去,到最後往往都會撲得一場空,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徬徨。
問到氫酸鉀一路上能走到現在接案、辦展覽的經驗,他說他從來都不排斥工作的類型,送過瓦斯也待過辦公室,更在遊戲公司待了二十年。慢慢地耕耘自己的經歷,再把自己最好的樣子交給下一段目標。他殷切地提醒,要記得時時回頭看自己走著的道路是否不偏不倚,若是如此,就紮紮實實地往前鋪路吧。不曾待過科班的氫酸鉀,畫畫只是興趣,但如今卻能以平面繪畫為創作主軸,這正直接證明了一路上的嘗試與信念是無庸置疑的。
創作這件事
那些生活中的每個小時刻,都是氫酸鉀創作的來源。像前面講到的時代背景、成長經歷……等等。在詢問到其不同的創作緣由時,特別提到了〈元素週期表〉系列。那是一個隨筆的塗鴉,捷運上的特異技能──「在短時間的通勤中,善用觀察來完成畫作」。他說「紀錄生活」很重要,隨筆、累積、觀察,都會對未來的創作有所幫助。
在團體創作上,老師很珍惜那種志同道合、共同努力的機會。在〈Gialaba-曼荼羅〉系列作品當中,就有不同專長以及國籍的合作。透由這件事情,老師告訴我們關係建立的重要。當大家擁有同一個目標的同時,那個合作能量是很高的。
關於未來,氫酸鉀說已經有架構好的故事想要發表,時空背景、世界觀等等的都一樣有著其反主流個性在裡頭。詢問他關於創作題材與靈感的拾掇,他回答:「我都是從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素材開始發展與創造」。不論是個性造就他說著「我要畫出跟課本裡不一樣的日治時期」,或是捷運通勤時拿著紙筆勾勒一張張紙片中的人物,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碎片。
正是因為這樣的傲骨,氫酸鉀的作品有著看似難以觸摸卻近在眼前的時代性。或許是我們不熟悉的敘述方式,或許是我們不明白的歷史架構,我們都多多少少能在老師的作品裡面感受到一股,關於歷史亦非歷史的脈絡存在。
文/吳思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