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稱
〈橘色Orange color〉
藝術家
卓俊佑
年代
2017
尺寸
32x22x40cm
材質
金屬
作品名稱
〈墨韻Ink direction〉
藝術家
卓俊佑
年代
2017
尺寸
42x25x30cm
材質
金屬
簡介
鐵材
作品名稱
〈階段Stage〉
藝術家
卓俊佑
年代
2017
尺寸
40x25x27cm
材質
金屬
簡介
鐵材
作品名稱
〈乘載Support-2018〉
藝術家
卓俊佑
年代
2018
尺寸
103x15x40cm
材質
金屬
簡介
鐵材
作品名稱
〈串流Strwaming〉
藝術家
卓俊佑
年代
2017
尺寸
27x41x35cm
材質
金屬
簡介
鐵材
展覽介紹
卓俊佑-金屬雕塑展『堆疊過往的未來』
展期:2019/09/07(六)–2019/11/03(日)
開幕:2019/09/07(六)14:30
時間:週二至週日早上11點至下午6點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電話:02-2595-9650
▌堆疊過往的未來▌
燒熔的鐵片是過去進行式,堆疊出的浪花如未來的指向。卓俊佑以『破片』踏出屬於自己的浪花。
❏海。浪❏
前往苗栗通霄的途中,濱海快速道路蜿蜒而視野遼闊,風力發電機在沿岸旋轉著,卓俊佑在苗栗家中的工作室由倉庫改建而成,離海岸不到一百公尺「海、風、浪」是伴著卓俊佑長大的自然環境,也構築了他創作的元素。兒時父親從事機械相關工作,螺絲、磨砂機以及家裡的務農機具,是他對於金屬的最初印象。
走出工作室路過左右邊的小農場,幾公尺便可以走到海堤邊,天氣好時卓俊佑便會與家人到海邊散步,海與浪花可以說是伴他成長的一部分「在房中埋頭苦讀的時光;或是夜半無法入民的時刻,只要往外便可看到廣闊的海,那是一種寄託在海上的自由。」
❏柔軟中的堅強❏
卓俊佑從小就喜愛繪畫,國高中進入美術班就讀,對於自己頗有要求的他,在升學體制下努力精進學科與術科,然而在求學過程中難免遇到不盡理想的時刻,這些挫折都轉化為他將來創作的伏筆。大學進入國立屏東大學視覺藝術系就讀(前身為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系所以培訓教師為方針,課程與著重創作訓練的藝術院校大相徑庭,讓喜歡創作的卓俊佑在大學四年間,除了學校基本課程更著重於尋找課後的自學資源。
大二進入造型藝術組,因大三立體造型的裝置藝術課認識了廖義孝老師,也因此接觸到電焊鐵雕,卓俊佑很感謝廖老師當時讓他到去工作室幫忙與創作。在大學時期他便開始投比賽,畢業製作〈柔軟中的堅強─浪〉為〈存在過往之中的未來本質〉系列作品的第一件作品,入選2017「臺灣美術新貌獎」。該件作品以建築鋼筋與鐵為材,不使用機具以自身的力量凹折出如捲起浪花般的柔軟曲線,十分考驗體力。
在大學畢業後思考未來走向,卓俊佑對於創作仍充滿熱情與企圖心,他檢視畢業製作當中的「方盒」,其意象是「他自己」也是「觀賞浪花的過程」又像是「浪花本身」這樣三種狀態的循環流動。反思的過程燃起他對於「浪」系列的延伸意識,決定在屏東大學繼續攻讀研究所,而他表示研究所與指導教授討論專題的過程中受益良多,藉此將自身創作脈絡梳理出來,以更具系統性方式進行創作。
❏希望與破敗並存❏
人的生命不免出現低谷,卓俊佑提到自己在低潮的時期接觸到金屬雕塑,對他來說金屬有種莫名的吸引力,看著金屬雕塑總能使他感到心靜沉穩。而不同的金屬擁有不同的特性,銅熔點低、不銹鋼擁有美麗的光澤、而鐵易鏽蝕的特性使其充滿不可預期性,是更加有趣而多變的媒材,因此他創作選用鐵為材,以鋼筋進行凹折加上鐵片再進行燒熔。
創作的每個步驟因身體的勞動與感官刺激,儲存著不同的記憶:「切割鐵片所產生的噪音與火花四濺的過程使他抽離自我,專注於當下,隔離現實世界的煩憂。」,「焊接的過程中,透過護目罩所看見的焊點是有節奏的亮光白點,使他感到放鬆。」而作品中燒熔過的鐵片,他稱之為「破片」,「每個熔融的洞都是一種儀式,燒熔的過程有強光有黑濁,機具的強光象徵著希望,而熔完的黑色如生命中的挫敗附著於鐵片上。」
藉由破片的堆疊產生金屬的浪花,潛意識裡卓俊佑將生命當中印象最深刻的海浪刻劃在創作中。而他對於創作和人生觀也有著屬於自己的浪花形式,對他來說「燒熔孔洞是一種對於挫折與失敗的紀錄,每一次的傷痕累積堆疊為破碎的形狀,成為近似浪花的樣貌。這些金屬各自的意義不大,卻因為重複的累積與堆疊逐漸產生不同的意念,代表不同情緒的組成與釋放能量的當下,是『抒發』也是『創作』」卓俊佑認為這樣的過程並非單向,而是不斷的重複「堆疊的是回憶,隱隱形成未來的方向。」這是一種流動與循環,在將來又產生一樣的堆疊與指向,無盡的再現與前行。
同樣的理念也可以投射至他所使用的媒材「鐵」,會因為環境與濕度、鹽分而產生不同的鏽蝕效果和色澤,氧化的特性突顯時間的新生與舊者間的推移前進狀態,而破片浪花經過處理保有的亮麗色澤產生視覺上的對比,更是一種時間的痕跡。
❏回歸自然❏
金屬來自於工業,表面光亮生冷,卓俊佑希望藉由創作轉換其特質,成為柔軟的海波浪,像是回歸到自然的本質。而鐵鏽蝕的過程是一種氧化還原,產生的鐵鏽帶著橘紅,如同照耀在海面上的夕陽。在未來,已踏上創作路的卓俊佑希望自己能將創作的意識形態綿延下去,成為傳承或另外一種生命的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