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稱
形山
藝術家
宋佳璇
年代
2014
尺寸
79x21cm
材質
版畫
簡介
創作者在此系列作品中,探討自我的存在性。認為每個人的存在都有其自己的理由,而作者現在存在的最主要理由就是為自己而活,因此創作了一系列以夢想和目標為出發的作品,在作品畫面中可以看到小女孩追尋著月亮,而月亮象徵著就是夢想與目標。在追尋夢想的過程中,就像是羽毛堆積出來的山,羽毛代表著自由飛翔,其實就是希望的象徵,在羽毛不斷累積的過程中,成為一座山的形象,對於作者來說是一種屹立不搖的象徵。在邁進夢想的途中,雖然會遇到挫折,但是因為有這些羽毛的累積,成為生命中璀璨不朽的泰山。
作品名稱
羽山
藝術家
宋佳璇
年代
2013
尺寸
79x21cm
材質
版畫
簡介
創作者在此系列作品中,探討自我的存在性。認為每個人的存在都有其自己的理由,而作者現在存在的最主要理由就是為自己而活,因此創作了一系列以夢想和目標為出發的作品,在作品畫面中可以看到小女孩追尋著月亮,而月亮象徵著就是夢想與目標。在追尋夢想的過程中,就像是羽毛堆積出來的山,羽毛代表著自由飛翔,其實就是希望的象徵,在羽毛不斷累積的過程中,成為一座山的形象,對於作者來說是一種屹立不搖的象徵。在邁進夢想的途中,雖然會遇到挫折,但是因為有這些羽毛的累積,成為生命中璀璨不朽的泰山。
作品名稱
艾莉絲系列-E
藝術家
徐譽芝
年代
2013
尺寸
91×72.5 cm
材質
油畫
簡介
社會心理學家討論「自我驅策」(ego-drive)指的是人們希望被他人注意、認同和接受的一種需求,而「社交溝通」就是用以維繫和鞏固關係,是結合社群或社會的關鍵因素,互動情境中所慣用的行為和語言如問候語,都是社交性的,我們稱其為禮貌。有禮的人,深諳社交溝通,善於使用冗贅性訊息者,均屬於閱聽人或接受者中心的。字母E,筆者把它譯為Excuse me,請問、抱歉、打擾之意。當人們有需求想要請問事情時,總會先說個開場白或是禮貌性的問候完畢,才會步入正題,這就是一種社交溝通,而這類型的語言可使人們易於解碼,也是一種慣
作品名稱
艾莉絲系列-C
藝術家
徐譽芝
年代
2013
尺寸
91×72.5 cm
材質
油畫
簡介
Contact,連結,開頭第一個字母C命名。訊息的傳遞方式,經由人的感官器官接收,傳達到短期記憶裡儲存,如果訊息是曾經有的出現過或是已儲存在記憶庫裡,此時大腦長期的記憶會回想,使舊訊息與新訊息產生『連結關係』,此連結可幫助兩人語言的溝通。
作品名稱
艾莉絲系列-L
藝術家
徐譽芝
年代
2013
尺寸
91×72.5 cm
材質
油畫
簡介
此作品是愛麗絲系列中最先創作的第一張,最初衷的構想是在Alice裡面,挑選出最能代表此英文名字的字母。L字母在Alice裡面容易被忽略和混淆,因為它在英文文法中,英文名字第一個字母需要大寫,故在A後面的字母都是小寫,而L小寫的形態會變成l,就像是阿拉伯數字的1,所以為了不想讓大眾忽略它的重要性,就決定選擇L字母來代表Alice。
「打字機」的發明是第一個取代手寫的機器,然而配合電腦的運用變成近代使用的鍵盤,以傳媒來說「打字機」在傳遞訊息過程中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此物帶動印刷業便利輸出,使資訊傳播速度超
作品名稱
艾莉絲系列-A
藝術家
徐譽芝
年代
2013
尺寸
91×72.5 cm
材質
油畫
簡介
筆者英文名字Alice,每個字母分開,並在筆者日常生活中用來傳遞語言的工具,如不同鍵盤上或有顯示語言之處。把不同地方收集到的A、C、E、I、L五個字母依序排列組合起來成一個有意義的英文名字外,然單一字母中又可分別引申其他意涵,此愛麗絲系列作品,就是將A、L、I、C、E五個字母經過筆者的重組與詮釋後,又延伸出不同意涵。
A這英文單字裡第一個字母,意象是開始、初衷之意。氣泡布系列作品一直是在探討語言的重要性,筆者把此作品釋意為Admire,欣賞之義。欣賞別人的優點,虛心的請教,會是訊息及語言交流的良好開端。
作品名稱
晨曦
藝術家
徐譽芝
年代
2013
尺寸
116.5×91 cm
材質
油畫
簡介
人如果抬頭仰望天空就會覺得自己很渺小,地球是顆美麗的星球,天空是藍的,海洋也是湛藍的,偶而到海邊走走時,發現海水潮起潮落,一層層浪花拍打著沙灘,有人踏浪,有人游泳,有人撿拾貝殼,有人在攝影。白天的海邊是熱鬧有趣的,但晚上的海邊就較安靜,只有海浪聲、風聲。而我最喜愛的是在海邊欣賞夕陽,有天地合一之感,帶上一點淡淡憂愁的情懷,就跟著夕陽慢慢沉入海中,當夜晚就來臨時,只有孤單的海聲繚繞在岸邊。此作品取景的時間是夕在陽西下,並透過氣泡布試圖保護那美麗的一瞬間,但憶起李商隱曾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所以就把紫
作品名稱
好消息
藝術家
徐譽芝
年代
2013
尺寸
116.5×91 cm
材質
油畫
簡介
筆者用氣泡布包覆聚集三個月以來的信件發現,資訊爆炸的時代,資訊在我們現代人的生活裡面有時效性存在,譬如婚宴的日期、特賣會的截止日、展覽資訊等等,而這些訊息過了時效性,往往就變成紀念性的「回憶」,「凡走過留下痕跡」,而筆者所包覆的是人類交流信息的證據,證明自己曾經活在於當下。
作品名稱
生命
藝術家
徐譽芝
年代
2012
尺寸
91×72.5 cm(30F)
材質
油畫
簡介
透過氣泡布,彩色斑點混色時,如細胞核分裂又重組,從一個「點」連結成「線」集合成「面」,無意中發現彷彿有個人在奔跑的形體,頓時就聯想到生命的源頭,人類的初始也就從一個胚胎,漸漸發育成長,到了頂峰時期就慢慢衰落直到生命結束。
作品名稱
happy birthdaay
藝術家
徐譽芝
年代
2013
材質
油畫
作品名稱
艾莉絲系列-I.
藝術家
徐譽芝
年代
2013
材質
油畫
作品名稱
海之聲
藝術家
徐譽芝
年代
2013
尺寸
90x90cm
材質
油畫
作品名稱
通話中
藝術家
徐譽芝
年代
2010
材質
油畫
展覽介紹
從對微小事物的觀察延伸出對宏觀世界的呈現,用訊息傳遞內心情感的堆疊與追求夢想的堅毅勇氣做引導,每一步走來都踏實的踩著,回頭再看時那夢想的脈絡早已清晰可見,從油畫、版畫到彩墨,新的一年開始員山館跟著這充滿綠意盎然生氣的春季,為大家呈現多貌多樣性的展覽,且跟著我們的腳步一起來探求這微觀幻流的美麗過程吧!
((徐譽芝))
譽芝作品中有非常明顯的「氣泡球體」,透過這些氣泡球體來觀察身邊的所有人事物,在「晨曦」作品中青藍色的海岸帶點淡淡的憂愁,雖是以夕陽西下的畫面創作卻因李商隱曾說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故將紫紅色的夕陽調成青藍色的晨曦,象徵著「一日之計在於晨」那希望的開始,海岸邊總有人看著海浪一波波的拍打沙灘也有人走走停停檢拾貝殼、踏浪等,但也有像譽芝一樣喜歡靜靜的在海邊欣賞海岸風景聽浪和風聲享受大自然的一舉一動,並以獨特的方式來記錄這樣的瞬間,將氣泡球體轉變成一種神秘的畫面詮釋著生活中的每一刻,令觀者能有不同層次的享受也象徵著氣泡球體的存在感,人們眼中只是保護物件的氣泡布在譽芝的眼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就像是小人物站上大舞台般,平凡無奇的氣泡布用不同的角度來表達,將主視覺集中於氣泡布上,第二層次才仔細欣賞到氣泡球體中的朦朧畫面,是如此的有趣。
--------------------------------------------------------------------
((宋佳璇))
佳璇的作品以夢想與目標為起點,延伸出一系列畫作,在這些畫作裡皆有各自代表的寓意圖像,如月亮代表夢想與目標、羽毛代表自由飛翔也就是希望,而在追尋夢想的過程中所累積的羽毛堆積出來的山則是毅立不搖的象徵,這些都是前往夢想與目標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因為過程中可能是辛苦的是疲憊的,但都因為有這些希望加乘變的更堅毅勇敢。《綴紅》還看不到夢想終點的那顆月亮,但已經有一座用希望堆疊出來的山丘,在上面開出了迷人花朵,即便雨不停落下或是滋長或是阻礙著都已經不再害怕。有著夢想雖在遙遠天邊,但是只要不停前進並帶上希望的登上心中的那座泰山,就能日漸拉近距離抵達終點之感,充滿希望與力量。
展場資訊
日期
2016.04.01 - 2016.05.29
展館
員山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