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聯絡我們

我們非常重視您來函所提的問題
請務必留下正確資料,以便為您儘速處理!

JOIN US
加入我們

我們非常重視您來函所提的問題
請務必留下正確資料,以便為您儘速處理!

2025金車藝文書寫工作坊|公開講座2025 KCCA Art Writing Workshop|Public Lectures
NEXT →
CULTURAL SALON 文藝講堂
Dec. 27 → Feb. 23 2025
臺北承德館CHENGDE SPACE-TAIPEI
Dec. 27 → Feb. 23 2025

講堂介紹

2025金車藝文書寫工作坊為推廣計畫的精神,特此籌備公開講座,本次邀請到五位專業講師來與大家分享,以最親近的角度認識當代藝術與文字書寫藝術的迷人之處。

講座內容涵蓋藝術評論、素人創作、文化推廣、哲學性思考與媒體編策等多元領域,旨在為參與者打造深度與廣度兼備的學習體驗。不僅適合對藝術書寫有興趣的學員,更歡迎所有關注藝術文化的朋友共同參與。講座將結合實例分享與理論剖析,透過講師們的專業視角,帶領大家探索如何以文字書寫藝術,表達展演活動的內涵與價值,為藝術與社會之間架起橋樑。

✦ 公開講座時程 ✦
請點擊此連結進行報名

▌場次①
講師:張韻婷
講題:【書寫當代藝術】
時間︰2025.01.19 (日) 14:00-16:00

▌場次②

講師:陳韋鑑
講題:【從藝評看當代藝術】
時間︰2025.02.09 (日) 14:00-16:00

▌場次③
講師:陳寬育
講題:【手術燈的陰影處,或解剖有脾氣的究極異獸—藝術書寫的八個想法】
時間︰2025.02.16 (日) 14:00-16:00

▌場次④
講師:陳 晞
講題:【藝文平台書寫與投稿分析】
時間︰2025.02.22 (六) 14:00-16:00

▌場次⑤
講師:郭怡汝
講題:【讓藝術不再高冷:如何在數位時代說好藝文故事】
時間︰2025.02.23 (日) 14:00-16:00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臺北承德館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131號
————————————————
※請務必以真實姓名、手機號碼進行報名,以免遺漏通知損失權益※

 

✦ 堅強師資陣容 ✦

張韻婷.理論與書寫觀念建構
畢業於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歷史與人文研究所博士班。現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並擔任線上藝文平台「藝術圈圈」總編、第23屆台新獎提名觀察員,專長領域為當代藝術與藝術評論。曾主持「2000年後當代藝術實踐與檔案建置計畫」、撰寫「可感視域──2000年後臺灣當代藝術」計畫(「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

陳韋鑑.素人藝術創作與實踐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藝術史組畢業。自學以來便投入藝術及文化產業,擁有豐富媒體與教學經驗。曾任《台灣教會公報社》記者,現任中華民國藝評人協會監事。目前以「胖老師繪畫攝影教室」負責人的身份推廣素人當代藝術創作,並活躍於藝評寫作領域。自 2013 年起擔任台新藝術基金會特約藝評,並在 2016 年於帝門藝術書寫工廠發表專欄,文章散見於各大藝文雜誌。經常應邀於台灣文學館、新北美術館、各大學院等地進行當代藝術的演講。致力於推廣藝術文化,使更多人認識並親近當代藝術。著有《台灣攝影家系列:郭英聲》。

陳寬育.藝術書寫中的哲學性思考
藝術評論與獨立策展人。曾任《藝術家》雜誌執行編輯、台灣數位藝術網執行主編、第 22 屆台新藝術奬提名觀察人、世新大學圖文傳播系影像評論、攝影史課程兼任講師。長期關注影像理論與視覺藝術領域之發展,致力於當代藝術書寫可能性之研究與探索。2022 年創立「蔚島工作室」,並透過跨領域合作推動「以藝評寫作維繫藝評研究,以藝評研究支持藝評寫作」的長期工作模式。著有《異獸藏身處的精靈:藝評召喚術》(2022)。近期策展包含「懸置的界線」(2024,嘉義市立美術館)、「感覺的隱秘支點―劉昕穎、彭禹慈、黃珮琪」(2024,木木藝術)。

陳    晞.媒體與跨領域內容編策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現為典藏雜誌社(《典藏ARTouch》&《今藝術&投資》)社群暨企劃主編以及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AICA Taiwan)理事。近年嘗試以另類的協作者身分參與展覽製作。目前關注後媒介情境與資訊時代下的視覺文化、繪畫性以及抽象化等命題,亦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方法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郭怡汝.文化資訊科普與推廣
現為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與藝文作家,曾任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館長,也是人氣粉專「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的創辦人。擅長用輕鬆、具親和力的語調分享國內外文化時事、博物館動態與相關知識,並透過說故事的方式,讓大眾更易理解博物館的歷史與文化。在數位時代的書寫與文化推廣方面擁有豐富經驗,致力於將藝文議題化繁為簡,讓更多人透過文字感受藝術的魅力。著有《博物館與它的產地》、《聽見大英博物館》及《發現驚奇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