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聯絡我們

我們非常重視您來函所提的問題
請務必留下正確資料,以便為您儘速處理!

JOIN US
加入我們

我們非常重視您來函所提的問題
請務必留下正確資料,以便為您儘速處理!

金車文藝講堂:Taipei Art Notes 向銳穎【給大人的觀展指南】金車文藝講堂:Taipei Art Notes 向銳穎【給大人的觀展指南】
NEXT →
CULTURAL SALON 文藝講堂
Apr. 19 2025
臺北承德館CHENGDE SPACE-TAIPEI
Apr. 19 2025

講堂介紹

在展覽館中漫步,眼前是一幅引人入勝的畫作,然而作品名稱卻只是簡單的「無題 Untitled」。牆上的文字介紹充滿專業術語,語音導覽詳述時代背景、構圖、技法、色彩學等資訊,讓人一邊聽一邊覺得既豐富又疲憊。面對這樣的觀展經驗,許多人不禁疑問:「看展就一定要像學習藝術史一樣嗎?」

面對這樣的困惑,策展與藝文企劃專家向銳穎將分享關於「給大人的觀展指南」講座,帶領觀眾從不同視角看展,讓展覽不再是艱澀的知識堆積,而是一場與藝術對話的旅程。

 

從策展到藝術推廣的專業之路
向銳穎的職涯重要里程碑始於《夢我所夢—草間彌生亞洲巡迴展》台灣站的全案統籌,爾後參與《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臺北白晝之夜》、《大稻埕碼頭貨櫃市集》等大型展演活動,逐步累積策展與活動企劃經驗。

擁有英國紐卡索大學美術館與教育畫廊教育碩士學位的她,曾在多家藝術機構與展演公司擔任專案經理與總監,熟悉從展覽規劃、藝術家溝通、政府標案到文化企劃的完整流程。近年來,她更開始投入藝文寫作與觀展教育,期望讓更多人能夠輕鬆理解藝術,並享受看展的樂趣。

 

如何讓看展成為真正的藝術體驗?
向銳穎將帶領觀眾思考:「我們為什麼要看展?」並進一步拆解觀展的多種方式。她強調,觀展並不僅僅是理解作品的背景知識,而是找到與作品的個人連結。「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知方式,有人對色彩敏感、有人喜歡故事、有人則被材料與技法吸引。無論哪種方式,都是理解藝術的一種可能。」她鼓勵觀眾,不必拘泥於學術性的分析,而是從自身興趣出發,尋找適合自己的觀展模式。

此外,她將分享自己在國內外看展的經驗,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策展思維。例如,有些歐美美術館強調藝術史脈絡與風格分析,部分展覽則更注重沉浸式體驗與情感互動,而台灣的展覽模式則仍在普及教育與專業策展之間尋找平衡。

 

策展人的視角:展覽背後的故事
除了探討觀展方式,向銳穎也將從策展人的角度,解析展覽背後的策劃思維。例如,展覽如何決定動線?燈光、空間與展場設計如何影響觀眾的觀看節奏?這些都是看展時值得關注的細節。「展覽不只是單純地把作品掛上牆,而是一場精心設計的觀眾體驗。」透過這些專業觀點,觀眾將能夠培養更敏銳的觀看能力,讓每一次的展覽參觀都成為一次深度的文化探索。無論是剛接觸藝術、常參觀展覽卻總覺得「看不懂」,或是想要進一步理解策展思維的藝文工作者,都能在這場講座中獲得啟發。


讓藝術真正走進生活
藝術不應該是遙不可及的知識體系,而是能夠融入日常的美學體驗。本場講座將帶領你以更開放的態度觀看展覽,學會如何從自身出發,找到屬於自己的觀展方式。如果你對展覽充滿好奇,卻又常常在展場中迷失方向,那麼這場講座將是你的最佳指南。讓我們一起從「看熱鬧」進階到「看門道」,重新發現展覽的無限可能!